新闻| 文章| 资讯| 行情| 企业| wap手机版| article文章| 首页|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普通会员

易达信息科技

企业列表
新闻列表
推荐企业新闻
联系方式
  • 联系人:依依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新闻中心 > 陈斌:技术分析胜于政治表态
新闻中心
陈斌:技术分析胜于政治表态
发布时间:2024-11-26        浏览次数:11        返回列表

个人简介

陈斌:技术分析胜于政治表态

江苏南通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本硕。爱好广泛,过往关注有文史哲、儒家与佛家及政治学与经济学等,近年来学习了若干门物理与高等数学课程,叹服人类知识之精微高妙,洗脱了一些文人气。体认到商人与企业家才是商业社会的引领者,不想启蒙谁,只是想努力做好这份工。专业制胜,技术为王。

入选理由

对优秀员工有怎样的期待?是一个人同时干了一个标准编辑加一个专职评论员加半个资深记者的活吗?或者可以期待更多?他的社论与“大参考”文章经常能位列一些不错专业网站(如财新网)十大?!其实还能更多,譬如以老员工身份拿着应届研究生入职底薪和职称还从不影响工作……这就是南方周末评论部的陈斌。

记者感言

技术分析难于但也胜于政治表态与道德宣教,这是在商业社会成长起来的新一代读者的要求,也有利于降低舆论场民粹主义浓度,塑造一个高质量的思想自由市场。

我是南方周末评论版编辑、评论员兼评论记者。我后两个身份的2013 年工作量为36 篇方舟评论(即社论)与7 篇大参考,及十几篇篇幅较小的评论文章(快评与茶座)。在诸位牛人——鄢烈山老师退休、笑蜀与李铁离职之后,史哲、戴志勇与我担任南周评论员。

新闻学的老生常谈是,必须区分新闻与评论,前者是客观的事实,后者是主观的评价,混淆不得。不过在我看来,好的新闻与好的评论其内核是高度一致的。好的新闻讲究信息增量。如果一个热点你抢成独家新闻,那你写的报道全部是增量。如果你慢了同行一步,那你呈现出的东西,要撇除了别人已经报道的信息,剩下来的才是信息增量。

好的评论同样讲求增量,信息上的增量与观点上的增量。评论要将湮没在信息海洋中有价值的信息碎片找出来,按照其内在的逻辑拼成一幅完整的大图,这属于信息的深度加工;或者在大家熟悉的新闻中找出独特的视角,给读者增加新的知见。如果一篇评论谈的是老话题,观点又是老生常谈,那读者岂会愿意在这上面浪费时间与精力?正是读者结构与兴趣的变迁,倒逼近年来评论作者在话题选择与写法上的创新。

回到我2013 年写的评论。由于商业社会话题的多样性及互联网评论(如腾讯《今日话题》、网易《另一面》)的兴起,南周评论形态这几年有较大改变:一是话题多样化,过去政治话题的比重较大,现在则更多更好地涵盖了经济、社会与文化议题;二是撰写方式变化,过去许多评论政治表态、道德宣教的意味比较浓,现在则在保留温情的同时,更侧重于专业分析、技术分析。

对政治话题的技术化处理

当我撰写涉及政治话题的文章时,采取的应对措施之一是对概念作技术化处理,这种处理方法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了。例如,许多媒体在谈“政治体制改革”时,常常替换为“行政体制改革”与“政府体制改革”等。但从概念上看,后两个字眼是否在“政治体制改革”范畴之内都是可以怀疑的,顶多属于最低层次的“政治体制改革”范畴。我采取的等价概念是“公共治理转型”、“公共治理改革”与“国家治理转型”等。现在这些字眼使用的媒体越来越多,最早使用至少最早大量使用这些字眼的媒体应该是南周。替换的字眼好就好在与“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个意思,但表述更中性、更技术化。

应对措施之二是在论证上走技术分析之路,谈透彻,在观点与逻辑上绝不妥协。例如,对中央部委出台的政策有看法,大家都知道老虎屁股摸不得,怎么办?先是言不由衷地找所谓的两点捧一下、夸一下,然后再小心翼翼地商榷几句,这样的写法牺牲了观点与逻辑的一贯性,不可取;另一个极端,破口大骂,很可能过不了或把关时被删得七零八落、上气不接下气,即使侥幸被开了绿灯也可能会引发被批评方的强烈反应,亦不可取。我认为要换一种批评的方式,就是该批评的地方在观点上决不妥协,但要用严谨的逻辑与可靠的证据保护自己的观点。

案例:宪政的英国与革命的法国

另一个案例。在王岐山推荐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之后,出现了一股谈论热潮。在2013 年1 月第四期我也刊发了《以自由看待革命:英国道路与法国道路之别——< 旧制度与大革命> 中的真问题》,发表之后,引起了良好的反响。

因为托克维尔说大革命并没有在德意志境内“那些中世纪制度保留得最大、人民受其苛政折磨最深的地方”爆发,反而在法国这样中世纪制度松动的国家爆发。有人将其总结为托克维尔定理:“传统国家在向现代国家转型的改革过程中革命的风险最大”,似乎如果不转型,革命的风险反而会降低。

我的观感是,拒不改革的革命风险很大(如卡扎菲时代的利比亚),改革不当的革命风险也很大(如托克维尔时代的法国),改革是必须的,不同的改革道路才是决定改革成败与否、革命风险高低的关键因素。不过这只是一个想法,找到逻辑与证据的支持才行。

从初始条件看,英法都是从封建制度走出来的。正如托克维尔所说:中世纪英法等国农民的处境没有什么不同,土地按同样的方式为人们所拥有,所占据,所耕种,耕者承担同样的义务。但为什么英国走向了宪政, 法国革命不断呢?

英国走出中世纪的方式很特别。地理大发现之后,外部市场扩大,刺激了羊毛及羊毛制品的出口,英国作为岛国有额外的优势。这就导致了畜牧业和毛纺业的发展。领欧洲风气之先的圈地运动应运而生。在封建制度下,在贵族的直领地和农民的份地外,有所谓的公地。贵族纷纷把这部分地圈占起来,使用与收益有如自己的直领地;又和农民解约,取消永佃权与人身依附关系。在市场的倒逼之下,英国贵族主动放弃了封建经济特权,逐步确立私产制度。

想要扩张与独享权力是君主天性。但英国历代国王中央集权的努力以失败告终——从1215 年的《大宪章》到1640 年重开议会以后的英国内战与《权利法案》,但王权并非一无可取,国王和贵族互相制衡的结果,促使好的制度沉淀下来。总体上英国贵族保住了政治权力,阻止了王权对自由(尤其是经济自由)和社会自治的侵蚀,宪政就是这两点的必然结果。用等式表达的话,英国道路就是:F(贵族放弃经济特权,保留政治权力)=宪政。

法国道路正好反过来,在查理一世及其后的几位英国国王与国会争夺政治权力时,法国正是“一代英主”太阳王路易十四统治时期,于1643至1715 年在位。在英国最终确立君主立宪政体的同时,法国确立了中央集权的绝对君主制。法国贵族在与王权的斗争中完全败下阵来,他们丧失了在中央政权的话事权和参政权。

随着经济的发展,法国的封建制度也在逐步解体。不过,法国贵族继续保有封建经济特权,农民不仅要继续向已失去权势的领主缴纳租金,还得向政府缴纳赋税。而在英国,贵族和平民一样纳税,赋税和法律面前的平等早已实现。法国道路就是:F(贵族失去政治权力,保留收租与免税等经济特权)=革命。

两国道路的差别,令两国社会面貌大不一样:英国人热爱自由,致力于生产性努力;法国人相信权力、迷恋权力,热衷分配性努力。令“公知”的类型也不一样:“在英国,研究治国之道者与统治者是混合在一起的,一些人将新思想引进实践,另一些人借助事实来纠正和限定理论。”在法国,统治者与整天谈论政治普遍原则的是两类人,托克维尔挖苦道:“其他种种自由的废墟里,我们还保留了一种自由:我们还能够差不多毫无限制地进行哲学思辩,论述社会的起源、政府的本质和人类的原始权利。”人民与知识分子的气质不同亦助力了宪政英国与革命法国的分野。

这样以技术分析的方法谈宪政,既没有风险,也直逼问题的核心。

对公共政策话题的专业分析

我用这么长的篇幅讨论政治议题技术化处理的原则与案例,是为了说明一点,既然连敏感的政治话题都可以走技术分析之路,那一般的公共政策话题就更不在话下了。不过后者要谈出新意来也不容易,必须要达到专业分析的高度才行,这就必须把政治学、法学与经济学及数理统计的知见融于一炉。

以我2013 年9 月7500 字的大参考文章《地方债大摸底:有限政府的契机》为例。地方债这个话题媒体谈得够多了,但主要是从债务风险角度阐发的。我则认为风险就是契机,风险才是契机,这是一次分割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权限与责任的机会、提升地方政府法治与公共治理水平的机会。听起来好像拔高了,不过我有论证。

美国为什么能向全世界发债?发行债券本质是信用扩张,信用是法治的一个函数。所以我们不要以为借钱就是坏事,自力更生最好,这是前商业社会的想法,是金融恐惧症。关键在于怎么借债。现在法律规定地方政府不能借债,但根本就没有可行性,地方政府会走后门,通过投融资平台甚至信托借钱,反而导致了更多的风险,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中央要搞清楚债务规模,都要花大力气搞普查或抽查,得出来的数据还不是实时的、质量也未必高,所以应该在堵塞其他借债渠道的同时给地方政府走正门,让其向资本市场公开发行债券。

这样做的好处是,任何监管机构都不可能比投资者更关心自己的钱及投资安全,所以在购买债券之前,必定要求地方政府公开尽可能多的相关信息。因为地方政府的任何一个政策变动都可能影响债券的价格,所以投资者、债券分析师与信用评级机构会不间断地实时跟进地方政府的举动。

在这样的监督之下,地方政府的投资决策犯错误的概率也会降低。在没有统一债券市场的监督下,地方政府做了错误投资,只能下注之后才能看出来,这个时候大错已经铸成,像各地的鬼城。在市场监督之下,某个地方政府出台一个政策,如果被市场认为会影响其未来财务状况,专业机构就会调低对其债券信用评级,其债券的价格马上会下降(收益率上升)。这样,地方政府会忌惮于市场的反应而减少刷政绩的短期行为。

这样的游戏规则,会促使地方政府在改善法治与公共治理方面进行竞争。如果全国所有的地方政府都被杜绝了别的融资渠道,只能向金融市场发行债券,那只要看一下地方政府的债券收益率排名就知道这些地方的法治状况。债券的收益率越低,发行方信用也就越好、法治与公共治理状况也就越好。

上述是我在内部有较好评价与在外部有较好反响的两篇文章,我的总结是:技术分析难于但也胜于政治表态与道德宣教,这是在商业社会成长起来的新一代读者的要求,也有利于降低舆论场民粹主义浓度,塑造一个高质量的思想自由市场。(作者系南方周末评论员)

代表作品

作品名称:以自由看待革命:英国道路与法国道路之别——《旧制度与大革命》中的真问题

刊载媒体:南方周末

发表时间:2013 年1 月24 日

作品影响:在王岐山推荐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后,国内兴起了一股阅读与解读该书的潮流。本文论证了宪政英国与革命法国判为两途的内在逻辑,该原创观点被《21 世纪经济报道》的专题报道所引用,并在网络上被广泛转载与讨论,受到一些学者的好评。

作品名称:地方债大摸底:有限政府的契机

刊载媒体:南方周末

发表时间:2013 年9 月19 日

作品影响:本文从向资本市场发债券的正面意义入手,阐述了法治与公共治理水平同债券收益率(度量风险)的负相关关系,普及了法治与信用的相关原理,从更高的视角阐述了地方发债改革的必要性,该文被诸多网络媒体转载,激发了许多高质量的讨论,受到同行与一些学者的肯定。

围观陈斌

“换着词儿讲”的艺术与科学

戴志勇

认识陈斌是2005年刚入职时,我们都住在289号大院旁边的电力招待所,一间房,不同床。已经忘了我们讨论过多少问题,但从天文到地理,从经济学到政治学再到哲学,基本上从没停过。陈斌涉猎范围之广,同事朋友圈里,数不出几个。往往,跟他讨论一番后,我得回头去找资料再补补课。那时,陈斌还没写那么多评论文章。我们虽然争论具体问题,但不算吵架。最后,总能哈哈一笑,搁置争议,求得大同。

后来,我们都来到了南周评论部。于是,我们的讨论成了例行公事。每周一的下午,都是选题会,总有几个一周最热的题目,要拿出来议一议。

2013年年会还可以在外面开,住宽敞的酒店,虽然是两人一间。我们又凑在一起。都是爱读书的人,我拿着一本马勇的新书《清亡启示录》,看看陈斌,他手头翻着的似乎是本很高大上的高数,让我这个学哲学的人膜拜不已。

第二天一起吃饭,我正在饭桌上说某某某的观点有点左,他老人家突然来了一句:我看你有时候也是个左派嘛!我一惊,内省:大概是我写过好几篇文章主张工人有自主组织工会的权利。不过在我看来,哈耶克也并不一概地反对工会,他只不过是反对那种强迫别人入会的搞法而已。尤其,在中国当前的语境下,任何结社的空间都值得争取,因为博弈的对象,并非单纯的资本,而是权力与资本的结盟。

陈斌在这个话题上的观点,是靠纳税人供养的公共部门员工应该没有权利组织工会及拥有集体谈判权利,因为博弈的另一方名义上是纳税人,是缺位的,才是真正弱势的一方。如果他们被赋予这两种权利,那不过是自己跟自己“博弈”,这能博弈得起来吗?公务员会反对给自己加工资福利吗?此外,民营企业员工当然可以组织工会,但不能拥有与政府一样的暴力执法权,对雇主动用私刑等。

笑蜀走了,李铁来了。评论部的氛围还是一如既往地简单。李铁也是爽快人,在浸会大学读博士,论文选题是政治中立性。我们在一起讨论的话题,又多了社群主义对阵自由主义,多了儒家与社群主义的比较。李铁喜欢嘲笑公知与“粗鄙的自由主义者”,跟李银河同学公开辩论,反对同性恋婚姻。有一次,为了显得有底气,这位爷把陈斌、史哲、我几个都在微博上供了出去:评论部哥几个都反对同性婚姻!据说,有拉拉气不过,想设个陷阱色诱李铁。好在,最后没有付诸实践。

类似这种“政治不正确”的话,陈斌是不会公开讲的,他会悄悄地讲,拐着弯儿讲,换着词儿讲。讲得审稿人看不出什么问题。他明明是诺齐克的信徒,连罗尔斯也极力反对。这样的保守派,被毙的稿件居然远远没有我多。这大概是他的高明之处。

如2013年2月他写了一篇方舟《告别丛林式的国际关系思维》,这篇文章引起了一些左翼人士的批判。文章主要批驳把国际关系视为丛林、是零和游戏的思维,强调贸易与合作才是长久之道。举例说明历史上英国富起来靠的不是掠夺而是贸易与低关税,顺带还挖苦了粮食进口影响粮食安全的说法。

我们知道,传统媒体的舆论空间要比网络媒体小,南周更是处在一个特殊的位置上,这种情势逼着我们要下大力气,以保住我们的读者群。就评论而言,我们要留住与赢得读者,必须在增量上下功夫,告诉读者他们所不知道而又愿意知道的,那就要专业技术分析制胜。

看我们这几年的评论,跟5年前与10年前很不一样。痛斥贪官与腐败之类的文章读者早已审美疲劳,但事关每一个人利益的医保社保怎么搞大家不可能不关心,如果这方面有逻辑清晰、证据充分的说理文章,读者当然有兴趣看。陈斌在这方面有若干篇文章,一些文章观点还有原创性。他主张新加坡式的个人账户;其实我在这一点上比他还右,我主张回归到有金融、保险与风投等功能的家庭保障机制,他也觉得好,只是觉得当下暂时还做不到。

陈斌在2013年有7篇大文章发表在我主持的大参考版面上,其中讲地方债的那篇、讲《旧制度与大革命》的那篇是我版面上评级很高的文章。2014到来了,他仍保持着这种思考与写作的动力,希望他的文章能更精彩。(作者系南方周末评论员)

@王颖:陈斌老师是我在南周认识的第一位编辑。他,学识渊博、充满活力、乐于与人交流。每当他来到办公室,气氛就会变得异常活跃,幽默的话题总让大家忘却了工作的疲劳。他,对人细心、对事认真。每次我做完跟版工作后,陈斌老师都会对我说声“谢谢,麻烦你了”。陈斌老师对版面要求很严格,但当我出错时,他从不批评,只是指出错误所在让我改正。

曹轲点评

关键词:精致

泛泛的启蒙呐喊,与流于表达宣教,不再受读者追捧是社会的进步。进一步的社会变革中,需要延展新的话语空间,构建新的话语体系。从舆论到舆情,从管制到治理,说到底都是技术活儿。陈斌的力量在于专业,术之为道,超越古今王霸之争,道之为用,摆脱中西路径之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