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青春 | 秀风采 | 爱阳光 | 在路上 |
颜值最高的青年巴士等你一起嗨
we are young
人为什么要学习?生物进化论认为:直立行走是人类的标志之一。马克思认为:社会化是人类与动物的区别。《礼记》有云:“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此话不假,人首先是一种生物,不吃不喝无法生存。但人活着仅仅是为了吃喝吗?如果是这样,哪么,人就与禽兽无异。人活着还应该追理求道,要追理求道,就需要学习。荀子《劝学》中有句话说得好:“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为之,指的就是学习。
学习有什么好处呢?笔者认为,学习至少有十大好处。
1.开阔眼界。毛主席说:“不学习的人就像常在阴沟里行走的人。”还有哲人说:“不学习的人,就像亿万富翁买了一栋摩天大楼,但富翁却选择住在地下室里。”这些至理名言都在说明一个道理:只有学习,才能使人眼界开阔。出门旅游可以开阔人的眼界,但不以读万卷书来垫底,光行万里路也不会有大的收获。中国是文明古国,历史文化深厚。就拿西安来说,你不了解十三朝古都的历史,你就体会不到西安的厚重。读了沈从文的《边城》,再去看凤凰古城,展现在你眼前的山和水就多了一些人文气息。中国有许多地方我都没有去过,我想等我的知识积累的差不多再去。我想,出去旅游,大家出的旅游费是一样的,但就是因为人与人在知识储备上的差异,使得每个人在旅游中的收获却有着天壤之别。
2.立身正行。当今社会,各种思潮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时也左右着人的言行举止。哪么,怎样才能树立正确的“三观”?怎样来端正自己的言行?我想,我们可以从国学、哲学中找到答案。国学和哲学,是不能获得立竿见影之收效的大学问,但却又是很重要的学问。笔者认为:国学也属于哲学范畴,也是树立正确“三观”的学问。国学可以设计我们的人生。《大学》设计了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 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三纲八目”的人生步骤和目标。孔子、老子提出了君子标准和上善若水的做人品质。《礼记》开篇中就提出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的“四个不”的行为禁忌。我们听从古代思想家的忠告,按照这些标准去做人做事,就不会偏离正确的人生轨道,就会消除思想上的迷惑,就会找到人生的方向。
3.与高人对话。看孔孟荀、老庄列、马恩列斯毛这些哲人、先贤和思想家的著述,就像在聆听他们的教诲。我们不可能和已经瞑目长逝的先贤去晤对,但通过读他们的书,就会以最便捷的方式与他们进行穿越时空的对话,并在这种独特的“对话”中能汲取巨人的思想精华。
4.穿越时空。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但我们不能把它遗忘。对未来的事物,我们现在还看不到,但可以预测。我们读历史,就会发现过去的那些在我们今天看来是匪夷所思的事情,但在当时都有它存在的合理性。读史不但可以鉴今,也可以预测今后的一些事情。
5.格物致知。马克思说,人是社会性的。哪么,我们这个社会存在的万事万物,就需要我们用心来搞清楚它存在的原因。比如,飞机、汽车的运行原理、植物生长、地貌的形成、玻璃材质、货币价值等等。我们对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事物,应葆有一种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以此来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和接触面。不断上下求索,探究万物之源。
6.学以致用。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科学进步史。随着智能科技的普及,纯体力性的就业岗位将会越来越少。在知识经济时代,没有文化将寸步难行。当然,知识不一定就能改变命运,知识也不一定真的能给人带来黄金屋和颜如玉。但是,没有知识,命运肯定得不到改变。所以,我们应该秉持一种理念,就是:干一行要爱一行。只有这样,才能在工作中创出不凡的业绩。
7.和食物发生感情。笔者曾在《读者》上看到一篇文章,文章的作者写道:读了《许三观卖血记》后,竟然喜欢上了吃猪肝。读了《追风筝的人》还喜欢上了吃煮鸡蛋。读到《三国演义》里的袁术临死前,想喝一碗蜂蜜水都没有实现,最终含恨而亡。作者在读到这里时,竟然冲了一杯蜂蜜水喝了起来。文学作品里有很多关于饮食的描写。我一直不敢在夜晚读路遥的书,因为路遥关于饥饿的描述,真是深入骨髓,夜晚一读,我就想翻身下床找吃的。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物质充足而丰富的好时代,但是,我们更要节约食物,看重食物,能对食物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那就读读文学作品吧!
8.领略别人的生活。我们每个人只有一种人生,也就是只有属于自己的一种活法,这就会让人感到单调乏味。但我们读文学作品,里面讲的都是别人的生活和别样的人生。因此,读书就可以让我们领略与自己不同的另一种生活、另一种人生。这样也算多活了几个轮回吧!
9.高质量的生活。人的寿命有长有短。但就个体生命来讲,到底是数量重要还是质量重要?笔者常能看到一些关于长寿老人的报道。这些长寿者大都是久居深山,起居有时、饮食有规、无忧无虑。这样淡然安静的生活的确有利于长寿,但问题是,这些长寿老人大多目不识丁。试想:一个文盲,一个一生没有读过书的人,其内心又难能丰富充盈。如果这样,即使活上千年又有什么意义呢?
10.活出不糊涂的人生。郑板桥的“难得糊涂”,讲的并不是一味的糊涂,而是指该糊涂的时候要糊涂,可不是万事都糊涂。人年少就会轻狂,也会犯糊涂。我们每个人大概都曾经历过糊涂的阶段。但是,对待人生,我们可万万不能糊涂。人最悲惨的其实不是失去什么,而是在临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对自己人生有一种自我否定。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应该在不断的学习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学习,经常要叩问人生的意义。绝对不能随波逐流,稀里糊涂。一定要想清楚自己这一生究竟追求的是什么?
行文至此,还想再说一句:现在开始学习迟不迟?答案和戒烟广告一样,想学习,从啥时候开始都不迟。
作者:高晓斌
(作者单位:共青团延安市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