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款风波
张一湖
(一)“鬼”与“近鬼”设置障碍
在左宗棠的力争下,朝廷于光绪二年正月下谕允准左宗棠借洋款五百万两。
当时,正值云南“马嘉理案”发生之后,对中国极尽威吓之能事的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得知左宗棠要借洋款,立刻致函中国总理衙门,他们说已经发了电报回国,告诫国人,如果马嘉理案不能了结,就不准借钱给中国。
事实上,英国公使威妥玛等正策划以“马嘉理案”为借口兴兵入侵中国云南。当左宗棠出兵收复北疆的时候,英国人一方面是阻止国内商民借款给中国,另一方面则派特使密约俄罗斯出兵。其计划是:英国进兵云南,俄罗斯进兵新疆,俄、英两国东西对进,在中国攫取更大侵略利益。只是俄罗斯与英国并不那么亲密(两家在中亚争得不可开交),而且俄罗斯人对左宗棠非常了解,尚不敢在新疆境内公然与左宗棠作对,所以,没有接受英国的“建议”。
就国内而言,洋商在上海为多,借洋款必须由江苏海关出票、而且必须由两江总督签押。时任两江总督沈葆桢,左宗棠昔日的“亲密战友”,第一个上奏朝廷反对借款。后经左宗棠争取,朝廷批准了,沈葆桢仍坚持不予办理。
左宗棠见两江办不成,转而寻求浙江、广东等海关合作办理。过了一阵,沈葆桢忽又声称同意帮左宗棠办理,而且将这个差使交给了他的下属,而办理情形则杳无音信。据左宗棠的分析,沈葆桢此招,是既不想真帮左宗棠借款,而又以等待借款之名,拖延江苏应给左宗棠军的协饷。
对于借洋款,左宗棠其实是深知其弊的。新疆不得不复,大军不得不出。大军既出,数千里无后方作战,而无粮饷支撑,岂不是自取其败?所以,左宗棠提出借洋款,实在是出于不得已,而他内心则是不情愿的。他在给谭钟麟的信中写道:
弟前奏缓借洋款者,盖亦谓不屑求鬼,亦不屑求之近鬼之人耳。嗣接沪信,知英鬼阻借,亦由人指使致然。夫既人而鬼矣,岂可仰其鼻息乎哉?雪岩于吴、冯商借之事从未预闻,或者亦早知其圈套。(《左宗棠全集·书信与谭钟麟》)
左宗棠的信中提到了“鬼”和“近鬼之人”。“鬼”,即“英鬼”,亦即英国人。当时,英国人正千方百计阻挠中国收复新疆,并派出使节向中国总理衙门和左宗棠交涉,要求保留阿古柏政权作为中国的藩属,就像朝鲜、越南一样。
英国人的想法正与李鸿章的想法“不谋而合”。而左宗棠心里非常明白,李鸿章正是“近鬼之人”,表面是人,其实是鬼,而唯李鸿章马首是瞻的沈葆桢等人也在其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左宗棠接到上海方面来信说,英国人阻止借款给中国,其实是“近鬼之人”使的鬼。
面对外鬼、内鬼的阻挠、破坏,左宗棠岂肯服输?左宗棠一听英国人不肯借款,立刻上奏朝廷,提出暂停借款。同时,他又指示胡光墉(胡雪岩),不一定要向英国借款,其它各国的款都可以借;不一定要经过江苏海关借款,可以经过浙江、广东海关借款。但经此一闹,借洋款的事就被拖了下来。
(二)“神队友”搅局
同治二年十一月十五日,总理衙门致函左宗棠,说日本使臣森里致函总理衙门,告知一个名叫许厚如的西征军“委员”(受委派人员)在上海与外国洋行商议借银七百万两。总理衙门以无此事驳回。不想森礼竟然亲自到总理衙门递交所谓“委员”名条,并称他正和这位“委员”办理借洋款事务。左宗棠得函大为骇异。借洋款一事,他只委托胡雪岩办理,并没有委派其他的“委员”。而且,经朝廷谕准,所借款项限五百万两,从无七百万两之说。
事情很快调查清楚:这位许厚如原来是金顺手下的一个道台,而他的道台官衔是花钱捐来的。许厚如犯有前科,被人参奏在案,本不应该录用。金顺驻扎肃州的时候,袁保恒向他推荐了许厚如,金顺就让许厚如干上了负责催收军饷的差事。
这次许厚如跑到上海,向日本领事提出借款七百万两,实则是金顺和许厚如因为听说胡光墉商借洋款的事有了眉目,便想搭此便车,多借二百万两作为军用——各省关拖欠金顺军饷实多,他自己又懒得催讨,全靠左宗棠死撑着。可是,金顺不知,借洋款是要请旨的,不是谁想借就能借的。他擅自派许厚如到上海找洋商借款,而且还打着左宗棠的旗号,就更是荒谬、甚至堪称癫狂了!问题是,经此一闹,有意向借款的洋商们顿时狐疑不定,胡光墉好不容易开展起来的工作,又只好停滞下来。
金顺这位“神队友”的神表现,叫左宗棠如何不气!但是,左宗棠为顾全大局,并没有明言责怪金顺。他在为此事给金顺的信中,只是告知事件经过,并嘱咐他不要相信日本使者的话。但在上总理衙门的函里,左宗棠还是表达了自己对于金顺的强烈不满和失望:
和甫(金顺字——作者注)阴柔成性,喜用挟智任数之人,与之共事有年,仍是两不相喻。其居心积虑,唯恐小处不能见长而已。随宜处置,当可不致失欢,若望其黾勉同心,受直谅之益,窃恐终有未能耳。(《左宗棠全集·书信·上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三)丁日昌“夹杂”
借洋款的事,一直拖到光绪三年西征大军收复达坂、托克逊、吐鲁番之时仍未能实现。负责办理此事的胡光墉也很久没有给左宗棠来信。左宗棠知道胡光墉自有难处,也没有主动写信去询问、催促。其间,胡光墉写信给王加敏,告知筹借洋款“事多夹杂”。
胡光墉所说的“夹杂”之人,原来是时任福建船政大臣兼福建巡抚的丁日昌。左宗棠提出借洋款的时候,丁日昌尖锐反对。后来,左宗棠请借洋款得到朝廷允准,正在在办理交涉之际,丁日昌突然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他自己也奏请朝廷,要求借洋款二百万两,用于洋防。丁日昌这么一“夹杂”,朝野自然议论纷纷。各地的督抚都跑去借洋款,也确实不是个办法。而洋商们也因此更多了一分疑虑。所以,左宗棠借洋款一事,又被延宕下来。
历史书评价,丁日昌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军械专家,早年曾入曾国藩幕府,后被李鸿章招致麾下,是江南制造局的实际创立者,也是一位具备远见卓识的洋务大员。沈葆桢升任两江总督后,举荐丁日昌为福建船政大臣兼福建巡抚,应当说,丁日昌是很称职的。福建船政大臣为左宗棠所倡设,沈葆桢为第一任,丁日昌为第二任,按理说,丁日昌对左宗棠多少还是应该有一点敬仰之意。但是,在私人情感以及政治主张方面,丁日昌显然是归属李鸿章阵营的。借洋款办理防务,乃沈葆桢首唱。左宗棠请借洋款,沈葆桢、丁日昌立刻竭力反对,列举借洋款的种种弊端、祸患。眼看左宗棠筹借洋款即将成功,丁日昌忽又跳出来请借洋款,其醉翁之意,难道仅在“洋款”二字而已?
(四)胡雪岩不负重托
西征军进军南路,势如摧枯拉朽,捷报频传。但是,洋款还是毫无音信。左宗棠焦急万分。他写信给胡光墉(字雪岩)说:
弟于春融进兵南路,甫及浃旬,先后将达坂、托克逊、吐鲁番及各名城要隘概行攻拔,斩获极多,戎机实为顺利。本可乘胜进取,以取破竹之势,适协款迟迟不到,四月以前,仅只收二十馀万,前欠各华款固未能清还,而前敌的粮转运脚价亦无从筹给,兴思及此,无任焦灼。现经克帅与文卿中丞共商,向秦中巨贾富室息借巨款,以应急需。并附奏恳敕拨部款二百万两,能否仰邀恩允,尚未可知,而此间情形已朝不谋夕矣。因思沪上为华商萃集之所,可否仿照洋款办法,向华商息借之处,指各省协饷作抵,而由陕甘总督、陕西巡抚出印票,以免仰面求人之烦,希即察酌情形,妥速筹办为荷(《左宗棠全集·书信·1395.与胡雪岩》)
左宗棠的意思是说,洋款既然不好办理,那就向华商借款,而由陕甘总督和陕西巡抚出具印票,这样就可以免受两江总督、总理衙门等处的辖制、掣肘,可将主动权抓在自己手里。从左宗棠给胡光墉的信来看,他对借洋款一事,似乎信心不是那么坚定了。
但是,能干的胡光墉最终没有辜负左宗棠的知遇之恩和千斤重托。经过不断努力,他终于与英国汇丰银行达成了借款协议!
英国汇丰银行同意借款,年息为一分。但是,汇丰银行只借先令,而先令在西北没人使用,不能流通。胡光墉又找到德国泰来洋行,由泰来洋行将先令转换为实银,但是,由于要承担先令涨跌的风险,所以,泰来洋行要收二厘五毫的利息。二者相加,所借洋款共需利息一分二厘五毫。
左宗棠立刻将胡光墉谈判结果上报总理衙门(因是涉外事务,所以须经总理衙门审核),请总理衙门知照英国、德国使臣办理。因此事早有上谕,所以总理衙门并不怠慢,立刻与英、德两国使臣取得联系,知照办理。
至此,眼看洋款一事就要尘埃落定了。但是,左宗棠心里还是隐隐担忧。因为英国谋划占领喀什噶尔,为安集延立国,遭到左宗棠严词拒绝。左宗棠担心英国会耍小伎俩。
但这回是真的办好了。光绪三年冬,左宗棠所借洋款终于运到,西征大军的饷事难关宣告度过!此后,随着新疆战事顺利进展,左宗棠又部署在新疆迅速恢复生产、建设,除饷银仍然千难万难之外,粮食、草料的困难却得到逐步的解决。
胡光墉从左宗棠任浙江巡抚时开始追随左宗棠,自己捐款捐物,帮左宗棠借款,帮左宗棠采购武器,帮左宗棠采购织造机械,帮左宗棠采购农用机械,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所以,左宗棠收复新疆,胡光墉的作用与贡献也是巨大的,甚至是不可替代的。
左宗棠与胡光墉私宜很深。但是两人之间的关系却是清清楚楚。光绪四年初,大概作为年节礼,胡光墉给左宗棠寄来了不少礼品。其中有一架黄金座的珊瑚和两盒大支的人参。左宗棠认为这两样东西太贵重了,不敢收受,于是将其退还。礼尚往来,左宗棠也给胡雪岩回赠了礼物,并写信说明:
承远惠多仪,谨已拜登。荷珠玉之奇珍,领山海之异味,关陲得此,尤感隆情。惟金座珊瑚顶并大参二件,品重价高,断不敢领。平生享用,未敢过厚,砼砼之性使然,谨原璧奉赵,即祈验收。乘便寄呈诸品,非敢言赠,亦投桃报李之微意耳。(《左宗棠全集·书信·1504.答胡雪岩》)
编辑:子禾
图片来源:网络